潮新闻 记者 金春华 杜羽丰 何贤君 共享联盟·义乌 吴峰宇
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市委宣传部供图
“心里一块悬了几十年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近日,浙江义乌,尚凌照明电器商行负责人凌守圣向记者展示一条收款信息。这笔货款从境外买家打款到收到款项,只用了不到8小时,创下了凌守圣从事10多年外贸生意的最快收款纪录。
“世界超市”义乌,有市场主体超90万家,上下游生态圈企业达210万家,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国家和地区达176个,但货销全球的同时也为一个问题所困扰:如何把钱收回来?
“这是外贸大省浙江的新课题,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境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迫切性越来越大。”浙大城市学院教授、省科技厅软科学数字金融研究基地主任谢文武说。
2月20日,义乌上线跨境支付平台“义支付”(英文名:Yiwu Pay),尝试破题;至5月30日上线百日,平台交易金额已突破1000万美元,“新玩家”初露锋芒。
在浙江强力推进发展、改革、开放三个“一号工程”之年,义乌入局跨境支付有何深意?加码构建自身的跨境支付系统,“世界超市”能否解决国际贸易痛点?在全国支付牌照收紧、行业整合加速的当下,这一平台又是怎样一匹“黑马”?
义乌国际商贸城,外商在店铺内洽谈业务。共享联盟·义乌 吕斌 摄
如何把钱收回来
故事要从义乌生意场上一个惯例讲起。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卖双方都安心。”义乌市科净清洁用品厂负责人许小菊告诉记者,当地的外贸订单,一般在货物装柜前买家就要把全款打给商户,商户收到后才装柜发货。这样做,本意是为了减少收款风险。
但国际贸易形势多变,新旧风险也如影随形。
前不久,许小菊好不容易接到新年第一笔大单,买家也及时打款,她兴冲冲去银行提钱,却被告知因她的企业没有进出口权限无法实现“公对公”结算,货款被原路退还给买家;又换了一家银行,还是同样的问题。
“这次的客户是一家大公司,要求‘公对公’结算。不像有些外商是个体经营户,走个人账户也行。但注册有进出口权的公司对我们来说是很难的。”许小菊当时已经请厂家把产品生产了,如果收不到货款,她还得自己掏钱付给厂家。
陷入焦虑的许小菊不知道的是,这也是全省乃至全国外贸行业面临的一个新难题。
传统的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等外贸方式,要求商户有专门的权限资质。但现实中,如在浙江,很多商户做的是“单小、货杂、品种多”的小生意,自身不具备外贸能力但有很强的外贸需求。十年前,国家给义乌“量身定制”了一种叫市场采购贸易的新模式,允许企业和商户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这类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定的市场集聚区内采购,参与外贸出口。去年,义乌高达74%的进出口业务走的就是这一模式。它的试点也已扩围到浙江海宁皮革城、江苏常熟服装城、河北白沟箱包市场、天津王兰庄国际商贸城等国内知名专业市场。
近年来,在市场采购贸易解决了没有进出口权限问题之后,外贸资金收付不畅这一短板,随着贸易量快速增长进一步凸显。
一名在海宁从事了近30年外贸生意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跨境贸易支付不像普通人跨境消费那么简单,只要有一张带VISA、Master Card等标志的信用卡就行;它涉及币种、汇率、结算、进出口退税、还原申报等多种复杂业务,“不是专业人士操作很容易出错”。王先生像很多商户一样,以前会找专业的外贸公司代理收款,但现在发现这不是长久之计。
5月19日-21日,“义支付”亮相义乌礼品展。受访单位供图
“代理本身就存在收不回款的风险,而且周期比较长,一两个月都有。”许小菊当时就找过几家相熟的外贸公司,却都被婉拒了。她分析说,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后的这段时间,大家的资金本就紧张,更加注重规避风险。
市场经济下,有需求就会有办法。现如今,跨境支付已然成为一条热门赛道,涌现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它们通过聚集多笔小额跨境支付交易,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非常适用于金额小、数量多的跨境电商交易。”谢文武说。据他介绍,今年,我国第三方跨境支付预计将迎来较大幅度的恢复性增长,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6875.72亿元。
2月20日上午,“义支付”正式亮相发布。此时,市场上已有连连支付、PingPong支付、蚂蚁集团的Alipay+、腾讯的“智汇鹅”等多个支付机构同台竞技。
这条赛道的“门槛”其实很高,企业须持牌才能开展支付业务。2015年后,央行停止发放支付牌照,整顿市场环境,支付行业迎来严监管。“我们为此努力了10多年,现在终于可以帮客户开展快捷、高效且安全的跨境支付了。”义乌商城集团“义支付”副总经理张雯晶说。
原来,义乌小商品城早在2012年就创立“义支付”公司,通过与银行等机构合作开展国内相关业务;2022年,小商品城收购并获批持有海尔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快捷通支付”100%股权,终于获得互联网支付牌照,并将品牌升级为“Yiwu Pay义支付”,正式踏入跨境支付领域。
在数量众多的第三方平台中,谢文武肯定义乌的平台具有如下竞争优势:服务于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能在这一细分领域保持较好的业务规模,并通过数据积累构筑具备数据赋能、多场景支撑和生态汇聚能力的数字化平台,“更重要的是,可以构建风险防控模型,帮助商户规避跨境支付风险。”
截至今年4月底,“义支付”公司已与全球400多家银行达成跨境支付合作,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义乌国际商贸城,商户在店铺内整理毛绒玩具。共享联盟·义乌 吕斌 摄
直面冻卡困扰
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二楼,做时尚饰品的旭平首饰店面内,很多国内外客商在挑选货品。这家企业现在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义支付’让我们基本不用再担心被冻卡。”旭平首饰义乌区块负责人蔡洪霞说。
蔡红霞这句话透露了义乌的跨境支付平台一大特点:相比于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更多关注手续如何更简单、手续费如何更低,“义支付”首要解决的还是“钱收不回来”的难题。
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如何平息“冻卡风波”。
浙江的外贸经营户们印象深刻,冻卡大概开始于2019年、2020年,在2021年尤为集中。“前一天银行卡还收到款呢,第二天就毫无征兆地被冻结了。”在柯桥从事纺织贸易的徐女士说。义乌也有商户曾因收到十多万元货款导致卡上数千万元资金被冻。
申请解冻,商户得出具合法经营的证据,有些个体经营户或小微企业可能并未足够重视单据、合同等资料的保存,会有遗失等风险;哪怕单据齐全,用时也不可控,有时3天可解,有时要半年。一名采访对象说,自己公司最长的一次申请用了3年。
据悉,仅义乌国际商贸城就有约九成经营户被冻过卡。广东、江苏等地外贸公司都有这样的案例。最近在相关部门多方努力下,冻卡事件有所减少,但仍在发生。
“冻卡风波”暴露了商户们在货款收取过程中存在的合规审查缺失等问题,这是“钱收不回来”的主要症结所在。他们也直言,货款大都是买家自己找渠道打到卖家账上,卖家也不清楚买家用的是什么账户,万一涉嫌电信诈骗,就会直接影响到收款方账户。
谢文武说,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完整的合规制度与流程,严格践行客户准入与交易合规性审核,“比如,可以向交易对象索要资金流水,同时要注意查看对方的账户是否为新账户、资金有没有在账户内过夜等。”
“一般情况下,不仅是商户缺少这种习惯,相关机构、平台亦是如此,除非监管机构特殊规定,很少会涉及交易还原。”张雯晶介绍,“义支付”强化了还原申报,同时会开展“尽调”,即请交易双方提供贸易相关单据,并利用“实地+管理调查”等举措,对贸易真实性等情况进行调查,确保收款账户的安全。
作为本地化的、国资全资控股的企业,且母公司商城集团又是市场管理方,义乌的跨境支付平台对企业“知根知底”这一优势也得以凸显。采访中就有商户说,自己同时在用一些第三方收款平台,但担心会不会不合规,“毕竟他们不在本地,好多还是海外机构,就怕万一资金出了问题很难解决。”
加入“尽调”环节后,到账时间会不会变长?恰恰相反。
以许小菊为例,她那笔款项,从买家第三次打款到货款到账,前后用了不到8小时。“当时距离货物装柜还有不到16小时,我感觉按照以前的速度是怎么也到不了账了,但没想到就是收到了。”许小菊说。
目前,除个别因经营户提交单据不全等特殊情况,“义支付”基本能实现当天到账。
张雯晶告诉记者,之所以能快速到账,一方面是因为公司有审核的时限要求,材料齐全的话需在2小时内完成;另一方面得益于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这一强大的清算网络,以及人民币在国际上越来越受欢迎,“以前外贸结算要把外汇先换成美元再结算,现在不少客户用离岸人民币直接结算,除了少了一个环节之外,还降低了汇损,当然就更快更经济了。”
据悉,截至今年3月底,CIPS系统共有79家直接参与者、1348家间接参与者,已为全球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跨境人民币信息交互和支付清算服务,覆盖182个国家和地区。
安全快速的支付渠道,马上带给企业新的获得感。
义特物流有限公司最近有一笔来自沙特的货款,到账用了不到6个小时。“这对义特这类物流公司、外贸代理公司而言,意义尤为重大。”公司法定代表人徐国凯说,公司平时也有帮经营户给工厂垫付货款的业务,尤其近3年需求特别大,每年垫付额度在3000万元左右,公司财务成本、现金流压力不小,“但有了‘义支付’,公司每年垫付资金估计可以减少三分之二以上。”
一辆辆装载集装箱的集卡车有如画笔般停放在义乌港,等待义乌海关查验。拍友 何锦程 摄
打通跨境贸易价值链
走在义乌国际商贸城,操着不同语种的商户无时无刻提醒着人们:这是中国连结世界经济的重要节点。
“去年,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4788亿元,同比增长22.7%。增长的同时,小而散的特点更加明显。”义乌国际商贸城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义乌的经营主体几乎要收取来自全球的货币。2022年,与义乌有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国家地区就达到176个,累计办理结算金额565.39亿元,同比增长56.23%。对义乌商户而言,美元、欧元、日元属于“常客”,印尼盾、阿联酋的迪拉姆、南非的兰特等也不陌生。
“币种越多,对支付体系的要求就越高。”这位负责人说。目前,全世界普遍承认的法定货币有180多种,但跨境支付渠道支持的仅有10多种主流币种。特别是非洲、中东、拉美等外贸潜力较大的地区,客户有贸易需求,但普遍缺乏外币兑换渠道或缺少外币额度,而他们使用的本地小币种又很难跨境使用。
义乌一家纺织品外贸公司的负责人说,该企业每年出口到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的纺织品约达2000万美元。但当地很多客户一没人民币二没美元,只能用本地货币奈拉付款。由于尼日利亚外汇管制限制较多,中方企业需想方设法找渠道换成人民币,手续费、汇损乃至时间成本都很高。
“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收付币种的种类,护航‘买卖全球’。”张雯晶说,“义支付”国际收付主流币种已达到16种,预计今年将扩充至25个币种。
这背后,确实有一盘大棋。
支付系统不仅是专业市场全球贸易链的重要一环,也是交易链路的重要闭环。现实中,由于频遭冻卡,贸易关系中的很多环节被改变。
“以前我们那些多年老客户都不用交定金的,可以先给货,约定一个月或半个月再付款。”多名外贸行业经营户告诉记者,他们的国外客户里,有不少经营的就是小卖部,进货少,要卖了才有资金,且没有公账,只能经过私账打款。双方很多交易协议用人民币结算,外商要去找第三方帮助付款,国内经营户会强调希望对方找正规公司、正规银行账户;有的经营户接生意就没以前干脆了,要先问个清楚……贸易双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变得相当脆弱。
“支付不顺畅,走出去就会‘一瘸一拐’。”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这会影响到对地方上营商环境的整体评价。
作为支付新势力,义乌的跨境支付平台也肩负连通小商品城旗下各业务板块的重任。
义乌海关排队等待出关的车辆。共享联盟·义乌 吴峰宇 摄
2月20日,“义支付”正式发布并启动了“冻卡无忧”计划。经营户通过小商品城Chinagoods平台履约,用“义支付”收款,若产生冻卡问题,将由商城集团先行垫付贸易资金,并提供全程支持与协助。
2020年底上线的Chinagoods平台,采用“国家站+海外仓+展厅”运营模式,为商户提供从采购、出货、报税、回款到国际仓储、物流、支付、订舱等“一条龙”服务。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李雪艳表示,相比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义乌该平台可以基于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与Chinagoods平台进行深度合作,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而且可以通过销售平台的大数据体系,打通跨境贸易的供应链与价值链,实现人、货、场等要素的集合。
今春,外贸回暖。一季度,浙江外贸数据实现进出口、出口双双回升,恢复正增长,出口规模居全国第二。3月,全省进出口总额达4415.2亿元,增长24.3%,其中出口3328.1亿元,增长33.0%。
“‘义支付’来的正是时候。”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商户唐明琦如今把生意做到了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等中东、中亚地区。他看到了更多机会。
徐国凯更是向记者感慨“格局打开了”。作为“义支付”首批“试体验客户”,在去年12月的中阿峰会召开前夕,义特就通过“义支付”收到了来自沙特阿拉伯客户的跨境人民币货款。这是该平台与沙特的首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获外交部发言人点赞。
请输入图片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