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7年前买了一套远大新,目前为了孩子住在城里的老破小,最近觉得居住环境太差,正准备置换。
当年买学区房的时候,金融街房价15万,月坛房价12万,他不理解,这种破房子怎么就这么贵?不可能,未来一定会跌。
于是他奉行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理念,把1000万拆成两份,一套买了老破小,一套买了远大新。
到了现在,金融街18万,月坛15万,他置换的资金却没有随着升值,两套房一卖,还是当初的1000万资金。
时过境迁,老王通过在楼市踩的坑,知道了学区为什么这么值钱:金字塔顶端的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北京有10万入学人口,有3万人想进顶尖学区。即便是入学人口减少了,剩下8万入学人口,还是有3万想进顶尖学区。
老王说:北京有钱人是越来越多的,逆势而行是不行了,想要乘上东风,只能顺风而行。
1
顺着人性买房,远离不切实际的期望
老王现在之所以要换房,是因为手里的两套房子,都不适合自己。当初为了保值增值买的大兴远大新,住过一年,光通勤就1个多小时,实在受不了。
老破小倒是满足了上学需求,但一家四口挤在这么个地方,转个身都能撞到对方。
老王后来工作换到了海淀,上班不方便不说,居住环境差,人也会变得疲惫、暴躁,在家吃饭不方便,也没有一家人的温馨感。
所以这一次,他准备用1000万的预算,买一套兼顾自住和保值增值的房产。
其实买房也是在买一种生活。优质的生活,是通勤方便、居住环境好、物业好。在此基础上,房子的板块位置好才有可能保值增值。
通勤方面,基本就是上班近。北京的产业核心无非是海淀的软件园、朝阳区的国贸、望京...这几个,在这里上班的话,优先原则板块外溢片区。
比如13号线沿线的新北苑、回龙观,或者海淀内部的清河、朝阳区内部的朝青、东坝等。
选好了板块之后,才是选小区的环境。
前几天和一个客户聊天还说,她当年买房的时候,风向说的还是哪里的地价高,哪里房价涨幅就好,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优质盘的天下。
这说明,楼市是动态的,是跟随需求走的。
当下市场,改善需求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购买力,所以买房,一定要优选次新。买不到次新,就买物业维护好的小区,这样的小区住起来舒服,未来流通性也好。
小区的硬件之外,业主的素质也很重要。
我们说过,买学区是买圈层,买豪宅是买圈层,其实买普通住宅,也一样是买圈层。
大家都希望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甚至比自己好的人住宅一起,因为只有这样,遇到问题时才能和平解决,街坊邻居的关系也不会很差。
所以,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尽可能买优质板块的次新房,总价虽然高,但未来的购买力强,保值增值能力强。
当初老王买房时选择一分为二,其实是逆着人性买房,原本1000万能买套西城区的次新房,却非要选择便宜的房子,付出学费也是在所难免的。
2
IT从业者的1000万,在哪买房?
在北京,所谓的地段看的是产业,海淀的中关村,西城金融街,朝阳国贸、望京等,都是产业的核心地带,顺着这个路线买,至少流通性和通勤的居住感会增强。
IT从业者75%在海淀的软件园,25%在望京。基本上,这两个板块,顺着地铁13号线就能串联起来。
所以这个问题,可以变成1000万在13号线怎么买房。
一般情况下我们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你需要海淀的学籍,基本可以在软件园附近1000万的两居室,或者弱一点小区的三居室。
比如领秀新硅谷、上林溪、或者橡树湾。
如果不需要海淀,可以选择朝阳区的新北苑,1000万基本能买一套三居室改善房。比如片区内的天润福熙大道,1000万也能买套两居室。
老王既然人已经到了海淀上班,当然还是更建议海淀。
毕竟海淀仍然处于购买力强且优质房源少的状态,未来走势不会弱。
3
没有一个固定答案,能通吃20年
在北京买房,没有一个固定逻辑可以通吃20年。
- 7年前,金融街vs远大新,考验买房逻辑
- 现在,金融街vs五环次新,考验市场经验
我们常说,北京也没有最好的房子,只有当下最匹配你的房子。所以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你。这和某宝的买家秀vs卖家秀一样。
居者团队能从1万个小区里把最适合你的房子筛选出来,光靠嘴炮一定是不行的,更要一点一滴地去积累。
这是老莫创立居者团队的初衷——张罗一个团队+掏心掏肺+帮你买对、买涨、买值。
很多找到我们的朋友说:老莫,真愁没早点认识你!
我总是笑笑说:不晚,一切都还只是刚刚开始……